找回密碼
 註冊
  • QQ空间
  • 回复
  • 收藏

正新輪胎CST CMSR 性能胎發表試乘會

singer 2018-9-30 20:54 1698人围观 編輯精選

e3df758d2714c4d89a7b03d617712667.jpg

Cheng Shin Tyre(簡稱CST)正新輪胎,自1969年創立於台灣彰化。
今日在桃園大魯閣卡丁車場舉辦,CST旗下的性能胎款CMSR發表試乘會。


IMG_1643.jpg


簡報說明

IMG_1603.jpg
CST的品牌,就是以正新輪胎的英文名稱來做縮寫命名。

IMG_1604.jpg
齊全的產品種類與生產線的大力支援下,正新輪胎在世界上排名第九。


IMG_1608.jpg
CMSR的產品線,由正新廈門集團來開發主導與生產。


IMG_1609.jpg
目前各廠的產量總合可以達到,一天25萬條輪胎的數目。


IMG_1610.jpg
眾多車廠的原廠配胎,皆使用正新出廠的產品。


IMG_1616.jpg
正新輪胎這個品牌所推出的輪胎,一直以來都給人主打通勤、耐磨的既定印象。
今天推出的高性能輪胎CMSR,將帶給你不同思維的感受。
(MAXXIS的性能胎款,則屬於該集團旗下另一個產品類別。)


IMG_1618.jpg
為了降低輪胎在重煞車與高速過彎,造成輪胎變形的情況。
輪胎簾布層使用高強度的KEVLAR纖維,同時胎壁也經過強化處理。


IMG_1650.jpg
面對比賽車大開油門的動力,後輪採用三層KEVLAR纖維減少輪胎變形產生。


IMG_1620.jpg
兩側大胎塊的分布,過彎時可以增加較多的接觸面積。
中央的SIPE溝槽設計,可改善輪胎受擠壓時所產生的應力。


IMG_1621.jpg
高抓地力與耐用度,需使用複合結構的膠料搭配。


IMG_1622.jpg
胎面達到工作溫度時,膠料的黏性會更加強化。


IMG_1623.jpg
強大的抓地力與膠料黏性,減少不必要的打滑與輪胎變形。
胎面溫度控制住,自然就不會有過熱的情況產生。


IMG_1624.jpg
CMSR是應賽道而生的輪胎,與競爭品牌比較之下。
各方面都有提升,而磨耗的影響大概只有耐久賽事會做這方面的考慮。


IMG_1629.jpg
今天公布的建議售價為:
100/90-12 2400(含工資)
120/80-12 2600(含工資)


A59I5285.jpg
尺寸部分目前只推出100/90-12、120/80-12,其他車款尺寸可以考慮正新輪胎旗下的產品。
預計11月會推出縮小輪胎周長的SSR版本後輪,部分車款會磨到CASE或是啟動馬達的可以再等一下。


輪胎試乘

IMG_1640.jpg
今天主辦方準備了PGO Alpha Max、PGO Alpha Max Naked、五代勁戰、Racing S 150。
藉由不同的車款,來進行CST CMSR試乘體驗。


五代勁戰一般版(前框2.75J、後3.00J)胎壓17psi

A59I5679.jpg
輪胎測試的第一台車,我選擇了前幾個月才剛騎過的五代勁戰。
來比較原廠胎與CMSR,在同樣場地內有什麼差異性。


A59I5975.jpg
這次騎乘的組別是第二組,其實輪胎已經熱得差不多了。
出彎時將油門一敗開到底,以原廠車的動力來說並不會感到不穩與晃動。


A59I6126.jpg
進入到左翻右的S型彎,競賽胎的重點就是前輪的導向性要靈活且明確。
CMSR在這點也做到應有的水準,輪胎可以跟的上自己預想的路線與傾倒速度。

A59I5892.jpg
S型出彎後的左往右翻,利用油門帶動車身慣性往右出彎。
較尖的胎型與胎壁強勁的支撐性,讓我在過彎時可以提早將車身上推與加速。


A59I5981.jpg
後輪在彎中的循跡性也有所提升,不會有過個彎找不到自己屁股的感覺。


A59I6128.jpg
賽道的路面與一般道路相比較之下,柏油路面的顆粒比較粗,對於輪胎的磨耗也是種考驗。

A59I6141.jpg
前輪經過媒體長時間試乘後,前輪的部分只有輕微的胎屑產生。


KT-ROAD_3.png
這次試乘的路線一圈內,有五個右彎、兩個左彎。


A59I6139.jpg
看來右邊的磨耗吃的比較重也屬於正常的情況。


A59I6143.jpg
後輪的磨耗也表現得可圈可點,僅有右邊胎屑多了一點。


Racing S 150(前框2.75J、後3.00J)胎壓17psi
前煞車制動小改裝

A59I5459.jpg
跟其他家媒體互換車後,我選擇了排氣量150cc且有高剛性車架的Racing S 150來做測試。
這台車的前煞車部分,卡鉗改為對向四活塞卡鉗、碟盤也換上了F.A.R.浮動式碟盤。


A59I5588.jpg
17psi的胎壓,在直線騎乘時不會感覺到重拖。
前後輪胎都保持著良好的滾動性,今天的天氣也偏向無風。
在高速時沒有側風的干擾,動向也相對穩定。


A59I5540.jpg
來到直線底進行重煞,車身重心轉移至前方。
此時前輪受到較大的重量負荷,CMSR發揮出良好的抓地力來應對。


A59I5430.jpg
高強度的車架搭配CMSR輪胎,讓我在騎乘上可以選擇較不一樣的路線。
想要跑比較快的線或要跑守死內線的線,輪胎都可以緊貼在地面上。


A59I5433.jpg
進入S型彎道,選擇了貼近路沿石的進彎路線。
輪胎側邊稍微擦到路沿石的情況下,前輪才會稍微滑動


A59I5524.jpg
胎壁不只是要硬才有支撐性,有一定程度的韌性對整體操控會有加分的效果。
出彎後的大補油門,150cc的加速力比剛剛更多了一點。對於原廠避震器來說,輪胎胎壁的韌性也提供了一個減少晃動的輔助。


看完心得後,先來看個SG讓眼睛休息一下。

A59I5371.jpg

A59I5382.jpg


輪胎外觀與胎壁資訊

IMG_1641.jpg
現場看到的CST CMSR輪胎,目前胎壁上的字樣是測試時為了增加辨識度而塗上顏色。
無心插柳柳橙汁,現場的幾位同業都覺得,這樣很有產品的獨特性。
正新輪胎的官方人員則表示,未來上市的輪胎不用自己辛苦來上色。
未來正式販售時,胎壁上就會做相似的顏色設定。


A59I5254.jpg
前輪尺寸100/90-12,滾動方向為逆胎紋設計。


A59I5255.jpg
後輪尺寸120/80-12,滾動方向為正胎紋設計。


A59I6154.jpg
左右兩側的磨耗指示,採用光頭胎的標示方式。
只要把這個洞磨平了,代表左右兩側已經磨完啦~~~


A59I6152.jpg
胎壁上印有HOT FOR RACING字樣。


A59I6150.jpg
最大冷胎壓為25psi,正新廈門廠製造。


Q&A時間

IMG_1652.jpg
正新官方人員在現場說到,做為CST品牌的第一條高性能運動胎。
目前仍將主力放在12吋車款的賽事上,中港澳台日各地區的賽事都會進行測試。
針對各種路面狀況與天氣,還有車手的反饋意見。都會納入下一款的改版修正中。
現場也公布路測的耐用里程數,後輪的使用里程數約在4000km上下。


IMG_1632.jpg
台灣目前在國產胎與進口胎的使用,其品牌與尺寸上皆有很多選擇。
對於CMSR來說,單一的尺寸推出是較為可惜的地方。
但換句話說CMSR,也提供國內選手與跑山殺彎愛好者一個新的選擇。



原作者: 阿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