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人生中,可能會發現無數件你感興趣的事,但只有一件事,會讓你願意放下其他選擇,全心全意為之付出,這件事就是夢想!而你滿懷的熱情將會無條件地驅使你去追逐她!-取自網路
在分享這份喜悅之前,我得感謝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兩位女性....
沒話說,第一個是我的母親,從一直以來堅決的反對,到如今默默的支持....相信母親有許多的考量,為人父母,不論距離遠近,小孩外出時總是會擔心,更何況騎的還是在本島備受歧視的“大型”重型機車...我想,願意讓我騎著不被多數人認同的交通工具,也需要極大的勇氣...所以,謝謝妳,我的母親,我會更加注意自己的安全!
第二位,當然就是剛入門的老婆!從交往至今三年多的時光,從來沒有反對過我的任何興趣,甚至為了能陪我一起騎車,也考取了大型重型機車駕照(身高15X...標準小隻馬...)!除了常常鼓勵我去完成自己的夢想,更為了讓這個夢想能早日實現,願意延後我們的終身大事...這一切的付出讓我默默的看在眼裡,更感動在心裡!不過,在不影響目前生活品質的前提下,決定咬著牙一次把這兩件人生中的大事都完成!謝謝妳,這輩子的牽手,雖然多了這位"側福晉",依然無法取代妳在我心中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不可能每件事都成功,但每件事情都值得一試!也許人都害怕改變,擔心改變的結果不如預期的話,將會失去許多現有的事物;總會有一兩件事情,如果因為去做而失敗,或許會難過一陣子,但如果選擇不做而錯過,卻會後悔一輩子!對於這個有機會實現的夢想,我寧願選擇難過,但決不願讓自己後悔!
為什麼會選擇重機?同樣的價格,已有許多日系的汽車可以選擇了,為何要買一台既不能遮風,也無法避雨,甚至連雙載都有困難的重型機車呢?這可能是許多人的疑問吧!的確,以這樣的金額來買一輛機車,真的不便宜!但是,如果用來實現一個年輕時的夢想呢?這夢想也許會有人嗤之以鼻,更會說只要有錢,誰都可以實現;但是,又有多少人願意去實現呢?對我來說,她,不只是一輛重型機車,還是踏出改變的勇氣,更是盼了十多年的夢想!
許多人對於而立之年過後所做的決定,會不自覺地選擇穩定且實用的事物,但對於夢想,我不想妥協,更不願意妥協;何況,我擁有支持我的家人,除了想多嘗試之外,更希望能讓自己做出一些改變,人生有很多時候,為了生活而只能選擇屈就,但隨著年齡的增加漸漸懂得做自己的重要性,這些過程,也許就是成長的軌跡吧!現在慢慢地想把自己身邊的人、事、物留下些存在過的記憶,第一篇文章,當然就從夢想開始嘍!
相信熱愛騎車的朋友們,都會認同重車日誌-教士在BLOG 所說的:四輪移動的是身體,兩輪移動的是靈魂;享受過騎車追逐風所帶來那無拘無束的感覺後,相信更能體會這段話的意思!而屬於風象星座的個性使然,身體裡有著極度嚮往自由的靈魂,唯獨欠缺一個追逐自由的載具,而這個載具,就是今日的主角,YAMAHA YZF-R6!
其實R6在2006年改款至今,外觀輪廓的變化並不算大,每隔幾年的小改款均針對外型做小針美容,亦或增加一點新科技的導入,加上個人在網路上所能找到相關的中文文章並不多(大部分為英文網站,國外甚至還有專屬論壇,只是礙於個人英文能力太差...只好將就了);雖然R6快接近產品銷售的末期,加上身邊許多的朋友及親人,紛紛表示相同價錢下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不過,因無緣的SP事件(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加上對於600C.C.仿賽車的情有獨鍾,讓我在不顧眾人的反對下,選擇了R6!
十年前就開始的外觀,從06年的大改款至今幾乎都沒有太大改變,簡單俐落的線條,即使以現今的眼光來看仍不覺得老氣;有著日系跑車+街車裡數一數二的座高(850mm...),相對較低的握把高度,讓此車營造出極為戰鬥的坐姿;引擎那高達13.1:1的壓縮比,在現今YAMAHA所有的市售車中,依然是最高的原廠設定值,進而讓本車榨出600C.C.級距裡最大的馬力(原本為 129 PS,因應環保法規在12年改版時增加排氣管長度後馬力就下降了...目前為 122 PS,小輸6R),搭配不到190公斤的車身重量,讓R6無論在日常騎乘或賽道競技上,相信都能滿足大部分的騎士!
褒貶不一但充滿侵略感的車頭,大燈整體亮度及光型個人覺得還不錯,中央的進氣口就是RAM-AIR:衝壓進氣!讓車輛在高速行駛時,增加進氣流量進而使此車的馬力可向上提升(查到的數據都是135PS,不過應該沒有這麼大的提升才對);只是進氣口前方僅有基本的護網,加上開口不小...想效法網路上某位600RR的前輩一樣,加裝小孔的護網來裝飾並減少異物飛進去的機會!
R6的大燈因有透氣孔,所以在下過雨的天氣偶而會有起霧現象,在問過車行及許多R6的前輩後,均表示這是正常現象,不用太過擔心!
之前只看到車身側面時完全沒有發現,車頭正面大燈下方的整流罩居然有導流翼的造型,這些車身細節在入手前並不知道,因為想幫愛車留下些回憶,在拍攝的過程中,慢慢發現原廠設計上的用心,更讓我對她多了幾分的喜愛(其實原本就蠻愛的了...);But!!!這些細節在洗車的時候,需要準備一些小工具才比較好清洗,有些擦不到的地方就只能盡量了...
與06年剛改款的R6相比較的話,較能看得出來的小改變之一,就是十字定位燈的造型了,從半橢圓形修改為如今類十字型的造型,雖然是小小的改變,但其實蠻對本人胃口的,哈!另外,YAMAHA也不忘為自己打個小廣告...在定位燈的中間有個小小的廠徽哦!(在拍攝時風鏡的護膜還沒移除,打算換上副廠殼後就將它封箱了...)
啟動夢想的鑰匙!這小小的零件,有著喚醒這沈睡猛獸的能力;而歐規版的車均配備晶片鑰匙,單單只是鑰匙上的刻痕相同,是無法發動車子的,在車輛防盜上有著加分的效果;另外,YAMAHA原廠隨車配附的鑰匙共有三把,一把為紅色的母鑰匙及兩把黑色的子鑰匙,要特別注意的是紅色鑰匙,非不得已千萬別使用,因為紅色鑰匙遺失的話就無法再複製了,後果非常嚴重,除了鎖頭之外連同電腦都需要做更換,以目前島上那敲破盤子的價錢,絕對讓人不敢再把鑰匙亂丟,不得不小心啊!
比起國產速克達來說,功能非常簡潔的鎖頭,上面只有:過電>熄火>(下壓後左轉)龍頭上鎖>駐車燈,沒了!比較特別的地方在約六點鐘的方向,有個“P”的標記,當鑰匙轉到這個地方時,可以讓車頭的定位燈及尾燈恆亮,在晚間停車時可以多一些辨識度;不過車行的大哥有提醒說:在駐車燈開啟的情況下,盡量別超過兩個小時,否則電瓶電壓不足可能造成車輛無法啟動...另外,鑰匙孔周圍偶爾有會有黑灰色的油漬滲出來,不知道板上是否有其他車友也會這樣呢?
在這個小小的儀表上,有行車時所需的各項重要資訊,而位於正中央的轉速表,表底刻畫著19,000rpm的超高轉速(雖然實際上沒辦法到底啦,但看起來還是很熱血!),右下方有超轉指示燈,原廠預設在14,000rpm開始閃爍,至於閃爍的轉速及頻率均能自行設定,可以依個人騎乘習慣及風格來做調整;12年後的R6雖然相比改款前來得好上手,但此車仍是較為極端的高轉速取向,最大馬力及扭力均要萬轉以上才能充分發揮,一路延伸到16,500rpm時才進入紅線區,至於最高可以拉到多少轉速才會斷油呢?因本人實在沒有那個心臟去測試,所以還無法確認...另外R6在轉速過萬轉之後,整個排氣聲浪變得非常高亢且熱血(以原廠排氣管來說),油們的反應非常靈敏,動力更是隨傳隨到,加速力道也更強烈,誠如網路上前輩所分享的,想充分發揮此車的實力,轉速得維持在萬轉以上啊!
YAMAHA為了不讓R6的後視鏡在高速時產生多餘的震動,所以將風鏡與後視鏡分別固定在前方整流罩上(其實高速時還是會有微震...),而仿賽在風鏡的設計上有些微的弧面,讓騎士在高速行駛時,可讓頭部進入風鏡後方的空間,以降低風壓所帶來的影響(其實改裝的風鏡效果都比較好,甚至比賽用的風鏡造型都非常誇張,有興趣的可以找找看!);另外,雖然R6的油門握把可以看到雙油門線,但其實R6使用的是名為YCC-T的電子油門技術,相關影片如下:VIDEO -影片取自YOUTUBE,如有不當請告知,將立即移除!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當騎士扭動油門後,其實只是轉動滑輪,再透過滑輪傳遞訊號給ECU,而ECU在接受油門位置、氣溫、進氣壓力及含氧量等資訊後,以約1/1000秒的速度來決定進氣閥門的開閉及供油量,達成最後的動力輸出;這樣的運作方式對騎士而言有利有弊,優點是帶來更為線性的輸出特性,而缺點則是多了幾個可以維修的零件(誤...),其實是騎士決定油門後,還是需要經過電腦運算後,才會決定最後供油量,不過這套系統是從Moto GP中,YAMAHA的當家廠車YZR-M1上技術轉移而來的,能經歷條件如此嚴苛的賽事條件下所研發出來的技術,相信在日常的道路行駛及賽道騎乘上,並不需要特別去擔心系統的完成度及妥善率!
油箱前方黑色塑膠殼底下所隱藏的是R6第二個秘密武器,YCC-I可變進氣岐管技術,原理是進氣管路由上下兩段岐管所組成,當引擎於低速運轉時,上下岐管接合,增加岐管的長度,來提升低轉速時的扭力輸出;當引擎於高速運轉時,上下岐管分離,減少岐管的長度,以提升高轉時的馬力輸出;在這些科技的挹注之下,R6少了以往那難以親近的古怪脾氣,顯得更加平易近人,希望能讓更多的騎士可以體會彎道魔術師的魅力!
非常性感且實用的油箱造型,也是個人最喜歡的角度之一,每看一次就會心動一次(笑...);而微向前傾的椅墊造型,讓騎士於進彎前改變姿勢的過程得以更流暢;不過也因為椅墊向前方傾斜的緣故,加上目前尚未購入防摔皮褲,如果大腿沒確實夾好,身體會因減速或檔剎而慢慢向前方滑動,最後以頂住油箱的方式騎乘,長時間下來並不舒服...加上上半身會不自覺的對握把施力,進而影響車身的操控性,後續貼上油箱貼後情況大有改善,除了直線騎乘上身體較不易滑動外,過彎時外側大腿可確實地靠在油箱及椅墊之間,進而增加過彎的穩定性;至於坐起來的感覺呢?相信騎仿賽的車友都了解...這類型的車根本無舒適性可言...
充滿著侵略造型的車尾,搭配車身線條整體修飾得很好,雖然視覺效果滿分,但老婆坐過的感想是:非不得已真的不想坐她...又高、又小、又斜還沒地方可以抓...仿賽車真的是屬於私人的玩具,而不是共同出遊的選擇啊!另外值得一提的小地方,R6在08年的小改款之後,將前座與後座下方的車殼改為分離式設計,造型上更為俐落,也讓整體的線條更為美觀!
12年改款後第二個較能看得出改變的地方就是:因應環保及噪音法規(其實主要是噪音...)而增長的排氣管尾段...整體造型沒太大改變,單純增加長度而已!
在把小老婆娶進門之前並不知道R6的排氣管是由鈦合金製成,在詢問過一些前輩後,有說是前段?有說是尾段?也有說全段都是鈦合金!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可以確定尾段是由鈦合金製成,算是她所為我帶來的小驚喜之一...
跟小老婆培養一段時間後,排氣管尾段的金屬開始慢慢的變色,可以確定尾段是鈦管無誤!至於前中段就等慢慢”燒“完後再來向大家報告了!不知道有沒有版上的前輩可以幫忙解答呢?另外,看到R6如此高翹的尾段,應該有人會擔心下雨會不會有水跑進去的問題,其實可以仔細往內看,在變色的尾管後方,上下各有一個開口的部分可以讓水從這邊流出去,YAMAHA在設計排氣管造型的時候,應該就有考量到這些問題了!
第二個驚喜就是...我的排氣管的螺絲居然噴了!噴了!噴了!因為太不可思議所以說三次...在某個騎完車的午後,讓R6冷卻的時間想說也沒無法做什麼,就仔細地看看這輛移動的藝術品,忽然發現我的排氣管螺絲不翼而飛了...整個無言...雖然它不影響騎乘,但這位置的螺絲通常是有上螺絲膠才對不是嗎?居然還能噴掉?讓我很無言...不過在這邊奉勸各位車友,有時間有空間的話,可以多多自己洗車(話說有位南部的R6車友超愛洗車,是我們的洗車王!),畢竟在過程中可以仔細地檢視車身各部的零件,有些小問題也可以提早發現,避免隨著時間而演變成嚴重的問題就不妙了!
隨車一同購買的水箱護網,是以鋁合金材質一體成型的造型,品質目前看來還蠻不錯的,就讓時間來證明吧!加上本體上刻有R6的字樣,為整體造型加分不少!
側殼上立體的Logo,雖然只是塑膠材質,但質感表現蠻不錯的,只是洗車後的上蠟作業就讓人很崩潰,雖然如此,但在這些細節都能感受到YAMAHA的用心!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造車工藝啊!另外,換上副廠殼後,這個Logo就變成平面的貼紙了...果真是一分錢一分貨!
機油添加孔的特寫,上面清楚標示著原廠所建議的機油添加量,不過在保養過車子後,實際的添加量會比建議值多約0.4~0.5L左右,另外因為R6本身沒有機油窗口,僅能以油尺的位置高度來判斷,不知道版上有沒有其他車友可以分享自身的保養經驗呢?
視覺效果遠遠大於實際效果的後土除,老實說,除了造型好看之外真的只有“笑”果,在訓車期間與車友跑沿山公路的過程中,碰巧遇上道路施工外加灑水車,從腳踏的位置往後開始一整個悲劇,連避震器都無法倖免於“泥”,不過在眾多日系車款裡面,感覺R6及6R的後土除造型算是比較有設計感的,畢竟愛屋及烏咩!(謎之音:但,真的就只是好看而已...毫無效果可言...)
輪圈的部分相信YAMAHA也下了許多功夫,不論造型或是設計上,都可以看到YAMAHA為了追求輕量化而不遺餘力,不過查詢過網路上的資料後,發現R6在14年的部分車款,曾因輪圈的問題而進行召回的動作,相信15年後應該是改善了......吧!?
以賽道為首要目標的R6,碟盤的尺寸為310mm,固定方式為浮動式設計,以確保與來令片保持最適當的摩擦角度(其實大部分的大型重型機車都是這樣的配置);而碟盤的厚度為5mm,相較於部分車種要來得厚一點,目的是為了讓騎士在激烈操駕的過程中,煞車可以有更好的穩定性及散熱效果;另外,仿賽型的重型機車,對於前煞車系統的依賴遠大於後煞車,所以看到這類的車型後碟盤都小小的,主要是輔助騎士在過彎時用來修正路線使用,並非是主要的煞停方式!
YAMAHA招牌的雙子星卡鉗,以煞車力道而言個人覺得不錯,不過個人騎過的車種有限,所以也不敢亂說話,畢竟這是人生中第一台屬於自己的重型機車,唯一能比較的是 之前朋友的Z1000SX,但車型及各項標準都不是同等級所以就不作比較了,整題而言在一般道路及基本的賽道騎乘上絕對沒問題,真要覺得煞車力道不足的話,建議可以先從來令片去做改善,否則應該只有BREMBO的卡鉗才能解決了吧(敗家的好理由!?);而07年以後的R1就不再搭配雙子星卡鉗了,或許是YAMAHA有其他的考量而做出的改變,但就本人而言,這樣的搭配已經足夠一般騎乘的需求了!
只要說到制動應該沒有人不知道BREMBO這間大公司,R6雖然沒有使用BREMBO的卡鉗,不過很有誠意的附上BREMBO所代工的煞車總泵,就個人使用上來說,煞車的手感算是蠻清晰的!也讓人少了一個可以敗家的理由XD;不過,我更相信敗家根本不需要理由啊!
原廠所搭配的前後避震器,已經是目前主流的預載、 壓縮、 回彈均可調整的設計,建議剛入手R6的車友可以先騎一段時間再做調整,雖說原廠的設定值無法滿足每一位車友,但至少能作為往後調整的參考值,再依自身的需求來做調整;畢竟,如果連自身的裝備重量,及經常騎乘的路段所回饋的感覺都還不清楚的時候做調整,很容易讓車子越來越難騎,最後還是得回復原廠設定後再慢慢調整,所以個人目前仍先維持原廠設定值!等裝備慢慢買齊及確認自身常騎乘的路段後,再一步一步做調整,我想,光避震器的設定就可以摸索很久了!
高翹的車尾線條,R6的尾燈使用LED所以亮度非常足夠,後座與騎士的坐墊為兩截式的設計,幾乎較為運動的車款都是如此的設計,好處是看起來更有運動風格,缺點就如同前面所說的...非常的不適合雙載;另外YAMAHA在R6的設計上也很用心,把全車的車殼螺絲盡可能的設計在非迎風面,以減低風阻(雖說個人認為是噱頭大於實際,但從正面來看真的很漂亮);另外,後牌架部分也以賽道考量為主,以利車主日後有賽道需求時能方便拆除使用!
牽車後沒多久就開始動歪腦筋了,因為喜歡低調內斂一點的風格,加上不影響行車安全的前提下,默默地將尾燈貼上了燻黑的燈膜,在保有足夠的辨識度下,擁有些微不同於原廠的特色,就先滿足一下自己小小的改裝慾望嘍!
對於仿賽車來說,後煞車並非主要的煞車方式,所以可以看到碟盤及卡鉗都蠻小的,僅是為了讓騎士在彎道中能修正路線而使用,不過這需要多多練習才能運用自如,否則後輪一鎖死就危險了!個人對這方面懂得不多就不誤導大家了,而後總泵及煞車卡鉗均使用NISSIN製品,在日系車種常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不過個人使用的頻率真的是少之又少啊!只敢在低速準備停紅燈時採個幾下來避免生鏽...
之所以特別拍後煞車油壺的原因是它上方的固定裝置,而油壺固定的地方也增加了橡膠墊片來減少振動所產生的影響,明明可以簡單帶過的地方,YAMAHA卻在這些不起眼的小細節都能擁有一貫的堅持,也能看得到原廠對車子設計上的用心,正是因為這些小細節,讓我對於R6越來越喜歡,更慶幸自己選擇了R6!
後視鏡的造型見仁見智,或許沒有K牌有菱有角的俐落感,但也算是維持著YAMAHA一貫的傳統;除了近幾年發表的新車之外,YAMAHA的後視鏡感覺差不多都是這個造型,雖然有部分的車友會覺得沒有後視鏡造型更為好看,但除非是專為比賽而去做的改裝,否則非常不建議將後視鏡拆除,不只會因此而受罰之外,更容易造成自身或其他用路人的危險!
R6的後搖臂造型非常漂亮,整體的質感也很好,在08年改款後R6的後搖臂接口更提升為鍛造的規格,後搖臂的長度、材質以及剛性對車子整體的操控性都有影響,而R6在日系車廠裡面的彎道性能相信是有目共睹的,在兼顧性能與強度下能有如此漂亮的造型,個人非常佩服YAMAHA的工程師們!而搖臂及鏈條下方的金屬方盒就是原廠排氣管的觸媒段,因為造型的關係常常被車友戲稱為便當盒,其實看久了還真的蠻像的XD!
而側柱的造型也是非常的俐落,尤其是車子停在家裡面的時候,家母看著側柱問說:這小小的一根側柱,真的撐得住這麼重的車子嗎?在經過讓台南0206悲慟的大地震考驗之下,可以確定是沒有問題的!畢竟也經過了十年卻還打死不改款...
打從一開始並沒有將R6列入個人購車的參考清單裡面,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不外乎就是價格太不親民...過去R6曾經與R1僅有兩萬元左右的落差...讓個人這對性能/價格錙銖必究的人實在很難下手;不過,再參考車友的文章 後(沒錯,阿丹哥就是你,群組裡因為你而入手R6的人不少啊!),加上好心人士出借試乘及老婆大人對YAMAHA莫名的喜愛之下,還是用捏爆預算的決心來入手,在與R6越來越多的相處之下,慢慢且用心去感受車子所帶來的騎乘樂趣,並了解R6的歷史及設計理念後,讓我從入手之後對她的喜愛隨著時間有增無減,更確定自己選對了車子,再次印證:聽某嘴,大富貴啊!
車子從入手還在磨合時,就心癢跑阿婆彎訓車了,不論是在高速的穩定性或是過彎的靈活度,R6都能穩定的跑在預設的路線上,加上R6的檔位還蠻明確的,引擎運轉的精緻度也不錯,整體的表現讓本人非常讚賞;而高轉速時的車身震動在所難免,倒也不至於影響到騎乘的穩定性,畢竟R6本身是高轉速取向的車子,隨著轉速的提高,車子也會越來越活潑;伴著騎乘的里程越來越長,越覺得R6是讓我不會後悔的選擇,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加入大型重型機車這個大家族,如果真的是喜歡騎車的人,沒必要去分什麼廠牌、車型甚至是車牌顏色,大家都是熱愛騎車的機車騎士,在路上遇到歡迎打個招呼!
在騎了一年多的重車時光後,終於下定決心買了讓自己心動的車子,也慢慢的認識許多喜歡騎車的朋友,在許多人的刻板印象裡,會覺得騎重型機車的都是有錢人,確實,有部分的車友的確很有賺錢的能力,卻有更多的車友是對騎車有很大熱情的人,他們單純的喜歡騎車,也樂於分享,單純就這樣而已,其中不乏努力為了自己的夢想,或興趣正在打拼的車友,並努力地實踐自己的夢想!
「如果車子不能讓你在每次上車時感到興奮,那它就只是個工具而已。如果你的車只是個工具,你不如去改搭公車」- Jeremy Clarkson
雖然這位我不認識的外國人,在這句話中所表示的是汽車,不過套用在摩托車上有說得通,從入手R6至今,能騎的時間真的不多(不是遇到颱風、下雨、管休一堆有的沒的...),但每次跨上R6的時候,心情都是悸動的!有時候回家,老婆看著明明無法出門的我,默默地跨坐在R6上,也會告訴我說,在R6上的我整個感覺都變了...哈!也許這就是真心的喜愛吧!
同樣是花錢購物,但如果買了一個很實用卻沒有愛,跟買了一個極度不實用卻很愛的物品,那是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有夢想實現的虛幻,卻又很踏實的擁有,在接下來的人生旅途中,希望R6能陪伴我一路走下去...畢竟,從18算至今,手上的摩托車沒有一台陪我超過一年半的...擁有特殊情感的妳,請多多指教!
後記:
關於本篇開箱文章,僅因個人想對自己的愛車留下一些紀錄及分享喜悅,主要資訊來源多為網路上前輩所分享的文章,以及個人對車子慢慢體會所得,本人職業並非車行(相信車行也沒那麼無聊,特地來介紹一台快改款的車子...)或網路寫手(應該沒有文筆那麼差的!),希望能對有興趣入手的車友們多一個參考的方向,也請各位前輩不吝指導;另外,不知道在其他國家是否也會有這樣的問題,但是在這島上,有許多的事情讓人匪夷所思,例如:打產品的評測文有時候要發表不自殺聲明;發開箱文或解說文要說明自己非相關業務員等,也許是本國葉佩雯或抹黑造神手法太多的無奈,才會發展出這樣的文化...本文僅希望能提供有意入手R6或正猶豫中的車友做參考比較,且文章內有許多敘述屬個人較為主觀的看法,不敢保證絕對公平公正的客觀立場,畢竟第一次入手重機,許多車友習以為常的地方對我來說卻是很新鮮的事物,本文僅僅希望讓有意入手的車友們有個參考方向就好;最後,許多的新聞均表示,R6極可能在明年發表改款車型,如果對於電控系統及新造型有所期待的人,還是建議先等新車發表之後再下手,以免到時後悔...另外,個人也體驗過電控系統所帶來的樂趣,但仍喜歡R6這剛剛好的配置,畢竟多個香爐多隻鬼,少些電子零配件看能不能少點站在路邊的機會...希望各位車友都能開心出門,平安回家!
感謝:
因為這篇開箱文的緣故,才發現台灣關於R6的文章真的非常少,從改款至今十年間,01上也才一篇介紹的文章...所以非常感謝柴的夢工坊 柴大的BLOG,對於R6的過去到現在介紹的非常清楚,建議對R6歷史有興趣的車友可以去看看;感謝阿丹哥的文章,推了小弟一把,入手了這位內外兼具的小老婆;感謝重車日誌-教士所發表的每篇文章,從中可以看到教士對重車滿滿的愛,更有部分文章深深地觸動我的心;最後,感謝眾多樂於分享的同好們,讓本篇文章得以出現,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