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My150玩樂車分享

2019-6-24 13:28| 發表者: singer| 查看: 2495| 評論: 48|原作者: 313ss

摘要: 前言: 還記得在5、6年前,在台灣想買檔車,選擇還真的不多。因為市場因素,許多車廠並無意在台灣深耕檔車這塊,那時候剛上大學不久,單純想找台好騎的代步車,就購入了這台My150。 一直到近年來,不少進口輕檔車 ...
前言:

還記得在5、6年前,在台灣想買檔車,選擇還真的不多。因為市場因素,許多車廠並無意在台灣深耕檔車這塊,那時候剛上大學不久,單純想找台好騎的代步車,就購入了這台My150。

一直到近年來,不少進口輕檔車進入台灣市場,很多車友說是輕檔車的文藝復興,在價格的差異不大,加上配備、性能與進口車光環等等因素,許多人買檔車第一個想到的不外乎就是那幾台熱賣的進口車款。願意繼續留在國產檔車這塊地消費者與改裝玩家越來越少,甚至有人直言,國產檔車是不是要滅亡了(笑

但身為一名窮學生,倒也不是我想要堅持國產檔車什麼的,就是一窮二白,每個月打工和助教的薪水微薄,我也只能低成本的繼續玩玩國產車,盡可能地發掘這台車好玩的地方,然後再分享給大家,反正騎車嘛,手上有什麼東西就玩什麼,開心就好。


這篇文章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曾經在國內賣的還不差的小輪徑檔車,My150


59549327_837229599963556_3306795973748981760_o.jpg

這台車改裝幅度雖然不大,但前前後後其實也花了不少心思。以前喜歡跑山路,就是換條好一點的輪胎、改個車把手和腳踏後移,車身貼幾張貼紙就騎出門了。到了後來比較偏玩樂取向,開始跑賽道,才慢慢地一步一步把車子變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改裝分享:

一、輪胎、制動與懸吊

首先就從最接近地面的輪胎、制動與懸吊講起。

44432441_2032030193507252_4924899154188042240_o.jpg

輪胎因為前後14吋規格的關係,選擇不多,要裝就裝抓地力最好的,所以我一直都是用Maxxis R1。當然除了R1之外,還有像是惡魔胎、MC38或Z6這些都是車友評價不錯的輪胎,但窮學生嘛,進口胎的價格和磨耗速度實在是消費不起,練車裝R1是很實惠的選擇。

制動的部分,我試過幾種搭配,原廠總泵+加大碟+brembo對四、直堆總泵+原廠卡鉗、直堆總泵+原廠碟+輻射對四。

先說說一開始改的原廠總泵+加大碟+brembo對四,因為我是喜歡煞車大力捏下去的類型,這的搭配以My150的車重來說,制動力實在太強,騎的不是很習慣,所以裝沒多久就拆賣了,但如果是常雙載的朋友,個人倒是蠻推薦這樣的組合,緊急狀況的時候很好用。

後來換回原廠卡鉗與碟盤,又覺得手感怪怪的,所以跑去改了一顆14mm的直推,換了一對HH等級的來令,煞車的力道、手感和掌控度都還不錯,這個組合我推薦給喜歡假日小跑或日常通勤的車友,不會過強的力道、線性的手感騎起來很舒服。

最後因為練車時,場地的特性,高速接低速彎的地方很多,每次都捏煞車捏到手很酸,所以最後在不希望煞車力道過強,又想要省點力氣的折衷情況下,選擇了直推+600RR卡鉗+原廠碟盤,手感和力道算是中規中矩,習慣之後也用的蠻順手的。


懸吊的部分,My150原廠最被人逅病的就是前叉支撐性不足、阻尼太弱,後避震做動行程過大等等。前叉的部分,我保留原廠彈簧,修改內部阻尼棒加強伸壓側的阻尼,就能有不錯的支撐性和穩定度,但也不建議將阻尼加到過強或更換過硬的前叉彈簧,即便可以換得較佳的彎中穩定性,但其實不太適合台灣坑坑洞洞的路況。

後避震的部分則是直接換了ˊ支伸壓側可調的避震器,但調整真的需要花點時間去找到自己喜歡的設定。


二、騎姿設定

講完懸吊煞車的部分,再來講騎姿的設定,基本上我覺得檔車只要改完懸吊和調整好騎姿,大致上就算是有個雛型,能騎得蠻開心的了。

 44047463_2024417784268493_8962724889865748480_o.jpg


車把手的部分,我有裝過平把、寬把、微笑刀把和分離把。

如果以日常通勤來說,一般的平把和寬把是最推薦的,因為這台車油箱蠻短的,過低的把手不往後坐的話會很難騎,但往後坐又會被坐墊下的電瓶突起處卡到、大隻一點的人可能會有夾不到油箱等等的問題出現。所以以一般市區騎乘或山路兜風來說,比原廠稍低的平把或寬把,造操控性和舒適度來說都是首選。

微笑刀把其實也還不錯,重點是很帥。但若將下斜角度鎖的比較大的話,就會開始出現上述的油箱太短,前趴空間不足的問題。

最後改成分離把,是為了在場地上能有更加侵略的騎姿,和換取比微笑刀把多一點點的前趴空間。但同時需要對坐墊動點小手腳,把電瓶下移或平躺,然後將底板的突起處切掉,挖出一個凹槽讓屁股塞進去。這樣就能對應改分離把後人往後坐的空間,同時給身體多一點支撐的地方。

另外腳踏的部分,目前車上的腳踏後移並不是國產市售的改裝品。當時為了更大的後移量、更高的腳踏位置,跟車友買了這組日本APE100用的腳踏,之後經過多次土炮調整、重做鎖點後才調到自己滿意的位置。會改這個東西除了騎乘三角外,多半是為了過彎更大的傾角,這組腳踏後來的調整幾乎都ˋ是不斷的上移去避免過彎磨鞋頭的問題,雖然傾角是有了,但過高的腳踏騎起來其實很累。


三、動力調校

在動力的部分改裝幅度並不大,就是在比賽規範的150cc內做小幅度的升級而已。

40481610_1969410623102543_6946433500413165568_o.jpg 

引擎的部分,更換了凸頂活塞和凸輪軸,增加壓縮比和汽門開度。同時搭配Aracer的全取代ECU重新編寫供油點火之類的數據,讓動力稍微提升,和原廠相比最大的差異就是出彎開油的反應和轉速提升的速度,可以很快的到達動力帶。

除了這些之外,為了讓油門反應更好,也更換了輕量化的電盤,還有高流量空濾和改裝排氣管。

46513359_2083269728383298_1838224699650211840_n (1).jpg

在傳動系統的部分,則是改了Aracer的單向快排,把原廠油封鍊換成無油封的一般鍊條減少阻力,並更動車子的終傳齒比。另外離合器的部分有更換FCC離合器片和壓板以及強化彈簧。

59807162_2332613766782225_3183307477781315584_o.jpg

以比較常跑的極限賽車場來說,我自己習慣的齒比是14-44,但是最近吃的比較胖,可能要試試14-46了XD

其實當初會重組引擎,完全是因為車子里程數高了,活塞環磨損所以開始有吃機油的症狀出現。加上自己其實又是個疏於照顧車況的人,有一次忘記換機油,發現時車子機油已經吃到剩下200cc左右,過不久後,就決定下引擎了.....

然而,窮人玩車的法則就是,改車永遠比修車划算,引擎都拆了當然要升級,誰知道改了之後就回不去了,胃口只會越來越大啊!但其實這台車原廠的動力就不算太差,日常使用都非常足夠,如果只是一般日常騎乘的車友,建議可以以原廠引擎為基礎,改個齒比、或者上個電腦,車就很好騎了。


四、其它零碎的小周邊

反正就是快油座、大燈方向燈短牌架之類的東西,建議車友們可以改裝的,像是快速油門座,我覺得這個必改,因為原廠油門行程真的是突破天際的長。還有白鐵離合器線、滾針軸承多連桿,都是很實用的改裝。(原廠多連桿機構長期使用之後襯套會擴孔,有機率卡死或出現間隙,這點要注意)


騎乘心得:

如前言所述,其實這台車剛上市時有段時間賣的還不錯。外型可愛,以當時不到8萬的售價來說配備很有誠意,引擎運轉的順暢度在國產檔車裡面也算不錯的。當然後來買車的人越來越多,各式各樣的評論漸漸出現,有人騎得很開心、也有人騎得很賭爛。

我想最常被人提到的就是熄火和假空檔的問題,幸運的是這台車我騎了快6年,還真的沒遇過什麼大問題。

熄火問題很多車友回服務站更新ECU韌體後就解決了,而假空檔說穿了就是自己打檔不夠確實才會有這種問題(好啦我的車沒有儀表,所以不會遇到假空檔XD),我認為車騎久了,應該要能夠分辨入空檔和的腳感和入其它檔位的腳感,這算是基本技能吧。

當然也不否認這台車我也有回服務站出過幾次保固,好在保固內問題都有順利解決,在過保固後就開始改裝它,所以一直以來都騎得蠻開心的。


以原廠設定來說,市區騎起來很輕鬆,較軟的懸吊很適合台灣路況,這車當初的定位就是台都會小檔車,這點確實沒什麼好挑剔的,頂多就是雙載低轉有點沒力、制動稍嫌不足,稍微改個齒比然後升級一下煞車就能解決。

如果要跑山小熱血的話,原廠胎和懸吊會有點不夠用,可以換成較好的輪胎、升級避震,並換個車把手調整一下騎姿就很棒了。14吋小檔車騎起來有趣的地方,就是比起17車吋靈活、輕巧很多,比起12吋車又稍微多了一份穩重感,在山路騎起來很好玩。

最後在賽道上,其實我也只是沾沾醬油,但我覺得整台車的鋼性、彎中穩定性不會太差,懸吊設定正確的話就能有很棒的路感回饋。迴旋性比不上12吋車,比較大的問題是原廠前後框的J值太大,導致車子傾倒的靈敏度不足。但整體來說,偶爾假日拿來跑跑場地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對於我這種買不起進口車的窮學生來說,算是不錯的玩樂車了啦。

目前大概就是這樣,有想到什麼的話再補上來,[strike]國產檔車不能亡阿[/strike]

我有話說......
  • 佑佑20 2019-6-14 09:28
    早上5點多發這篇你是睡不著逆XDDD

    以前大學的時候跟同學也是經費不足
    但我們分別是電機系、機械系和美術系的
    在電子電路、零件車洗加工、氬焊接和CO2都可以做到
    車子就一直都土炮,回想起來真的超好玩
    即使是窮學生,也能有滿滿的玩車樂趣,能夠體會你
  • seven527 2019-6-14 09:30
    感謝分享~詳細的心得文!!
  • goape2012 2019-6-14 09:54
    挺一個國產擋車不能亡
  • DrumStarCat 2019-6-14 11:03
    我覺得只要對自己的車子有愛
    然後可以改自己的車
    就最開心了
  • HKJ 2019-6-14 11:36
    以玩樂性質的車來看
    My150其實體質不差
    不需要砸下重金就能玩的起來
    可能品牌光環不夠亮眼
    最近路上能見度越來越低了
    進口的S牌輕檔車能見度都比它還高
  • 排球高手 2019-6-14 12:02
    感謝分享,
    國產檔車已經剩沒幾台了。

查看全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