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

来源: 測報 阿冰 2015-8-26 00:38 只看這個作者 只看大圖 |閱讀模式
84 256280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8696
台鈴今年度預計要引進的Address 110車款。
那特殊的14吋大輪徑,在現今的消費者眼中,難免會被聯想於東南亞所使用的車款。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8100
但真正的東南亞彎樑車
則是沒有踏板,引擎偏向於檔車方式的重心配置,以台灣來說有點像金旺類型的車款。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7499
台鈴在評估之後,也決定進口新一代的Address 110車款來台販售。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575
雖然排氣量110cc聽起來,與前代Address的125cc相比少了一點。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7753
但Address 110的乾重只有97KG,搭配新一代SEP引擎,官方數據表示可以榨出9.1p @ 8000 rpm 的馬力。

以WMTC的油耗測試方法,油耗表現比原本的Address 125更佳,來到每公升汽油51km/L的表現。
日規版的Address 125用相同測試方式的油耗,每公升只能跑42.6公里啊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092
未來台灣買到的Address 110,
是從印尼工廠製造組裝後,整車直接進口,也是進口車啦



外觀介紹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408
前後大腳加上類似鳥嘴的前土除,搭配上車身銳利的線條。
你說!!! 這台車是不是非常適合在台灣鑽車縫騎乘!!!


然而每次拍攝新車時都要仔細觀察車輛的角度與線條。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5776
而Address 110 讓我第一眼就覺得好看的,
就是那有棱有角車頭線條。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8193
前輪搭配80/90-14的細胎,品牌為IRC SS530 F。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5237
後輪尺寸為90/90-14,輪胎型號為IRC SS530 R。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2468
後避震為單槍避震。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7485
前煞車由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固定碟盤。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4081
後煞車則是一般鼓式煞車。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326
後座腳踏使用方式,採用跟檔車類似的手動踏板設計。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515
坐墊因應車身外型而變長,後座的乘坐面積也應此增加不少。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810
左邊把手開關配置:
遠近燈切換開關,方向燈開關,喇叭按鈕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411
由於Address 110為全時點燈設計,
右邊開關就只有電發啟動鈕。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6788
儀表顯示採用指針式儀表,
周邊燈號則是引擎指示燈、方向燈、遠燈以及油量顯示。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4382
煞車總泵側邊可以檢測煞車油量。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7121
左方後煞車把手上配有後煞車固定裝置,
後煞車拉起後將裝置往下扳即可固定煞車。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8981
原廠鋁合金後扶手上方預留了後箱基板鎖點,
目前得知車輛上市後就是配備已經開孔好的後扶手。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7420
大燈為全時點燈設計,
燈泡型號為 HS1 ,遠近燈 35W/35W。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036
定位燈/小燈規格為T10燈泡。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2496
方向燈泡為1156燈泡。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688
後方煞車燈採用傳統燈泡,
煞車燈殼的線條與後扶手線條結合在一起真的是超美的。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3078
喇叭位於前土除後方。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4532
原廠前置物空間左右各可以放入一瓶600cc寶特瓶。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4694
Address 110比較吃虧的點就是,
前置腳空間的大小與台灣設計的車款相比小上許多。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552
車箱內附有簡易維修工具。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318
原廠在發表會時宣稱,車箱可以放入一頂全罩式安全帽,還有空間可以放手套。
(根據台鈴說法,日本原廠規定在日本販售的速可達,車箱設計一定要放的下全罩帽?)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5818
首先以小帽體國產帽來測試。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2991
輕鬆可進。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7488
那換較大的帽體來測試呢??
OGK KAGUMI L號帽體。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3575
輕鬆可進不用小壓。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862
但部分帽款較為突出的造型,帽體為XL大小的SHOEI X-12來測試。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594
蓋上坐墊的結果..............


看來原廠將全罩帽放置的大小設定在偏圓形帽體上,
如果是有鴨尾造型偏橢圓長型的帽款就無法放入了。



傳動與引擎配置解析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5198
從Address 110的傳動側看過去,
第一眼看到傳動蓋上所發現原廠保留踩發機構,低電量時還可以用踩發來啟動車輛。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135
拆下傳動蓋後看到傳動本身,發現Address 110的風葉盤實在是太奇特啦。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6041
風葉盤外緣與電發所使用的單向啟動裝置結合,藉由風葉盤轉動曲軸來發動車輛。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3930
風葉盤上的散熱葉片,也與一般的一體成型方式有所差別。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304
散熱片是由薄鐵片沖壓製成,在安裝時要注意不要被割到手。
(在此宣導一下傳動蓋還是要乖乖蓋上)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3906
風葉盤前還有齒形墊片,
用來與傳動蓋上的踩發機構作結合來發動車輛。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4736
傳動蓋上踩發機構如圖所示。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5615
傳動蓋後方則是置入培林以穩動後驅動組作動。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433
普利盤為印尼SUZUKI工廠生產。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2982
普利盤代號為40J。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8350
盤面角度為14度,為起中尾速兼顧的盤面設計。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6517
普利盤直徑98mm。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8175
碗公直徑為111.4mm。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2847
碗公重量為603g。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6443
單顆普利珠重約11.8克。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728
六顆重量為70.8g。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3023
普利珠直徑為17mm。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101
寬度為12mm。

普利珠規格17 x 12,可以使用SUZUKI 星鑑車系的普利珠。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2914
BOSS套筒長度約為43.6mm。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073
原廠皮帶為三星製品。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128
皮帶寬度18.1mm。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711
皮帶長度791mm。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7766
空濾部分從外蓋上可以看到,
進氣端口徑沒有做得很大。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33
內側可以看到吸入端開口為喇叭狀。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3443
過濾片為長形配置,過濾片本體為片狀皺褶濾綿。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5050
後方以鋁製網片做支撐。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8091
引擎左側CASE側邊設置機油濾心。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2331
機油洩油螺絲在CASE正下方,使用17號螺絲。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2588
含氧感知器位於排氣管前段靠近缸頭處。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2175
側柱配有啟動感應開關,側柱放下時無法發動。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3529
碟煞配備12.7mm總泵。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5
前碟煞卡鉗為單向單活塞卡鉗,
活塞大小為32mm。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525
以來令片面積來說,咬合面積算大,
來令片上的排屑溝槽,可用來檢視磨耗壽命。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2804
後煞車為鼓煞設計,並附有固定煞車扣具。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652
前叉內管直徑為26mm。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013
前叉以螺絲固定在三角台上頂蓋,以C型扣環固定,
日後如有針對前叉做保養或是更改設定需多加注意。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8366
整流器位於前斜板正下方,接頭並未設計防水膠套,
雨天行駛時需多加留意。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17
Address 110使用5號電瓶,位置在於前斜板內,
電瓶在前、引擎居中、油箱在後,重心可獲得平均分配。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2405
重心配置可以參考原廠骨架圖面,
要是電瓶沒有擺在前面車頭就會輕飄飄的啊XDD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8253
打開馬桶後,我們將加油孔上的裝飾板拆除。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2055
油箱上的汽油泵浦位於此處,旁邊白色接頭則是噴射電腦檢測插頭。



引擎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5508
引擎部分是SUZUKI最新開發的 SEP 節能引擎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3281
為了降低凸輪軸的磨耗,而採用滾子氣門搖臂。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455
由於Address 110採用一按就自動發到引擎起動的設計,
為避免燃燒室內因連續發動壓力過大,特別在凸輪軸旁設計減壓裝置。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6444
在冷車啟動時,該裝置向前撥動,讓排氣門微微開啟進行減壓,
發動完畢後即復歸,不影響正常進排氣作動。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7852
噴油嘴為六孔設計,
可使汽油分子霧化更為細小,達到更好地燃燒效率。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7748
噴油嘴使用日本京濱。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6181
節流閥進氣端大小為26mm。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4201
Address 110 電腦採用DENSO品牌,由印尼廠設計出產。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7289
火星塞同樣為DENSO製品,型號為D22EPR9U。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45
高壓線圈位於車輛右方側面。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7738
前方方向燈為傳統燈泡,規格為12V10W。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4030
1156燈泡夾角為歐規120度。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5003
小燈燈泡為12V5W的T10燈泡。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6149
T10 燈泡如圖所示。


大燈測試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906
Address 110近燈光型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9146
Address 110遠燈光型





騎乘心得分享


阿筌的Address 110騎乘心得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4315
這台車動力的部分,有別於在台灣騎習慣的Address 125,
雖然排氣量降低至110cc,但馬力卻沒有遜色許多。
97kg輕盈的車身搭配順暢的動力輸出,騎乘起來跟Address125相比,
整體的加速感絲毫沒有減弱,油門反應也十分靈敏。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2150
這次引進的Address 110 輪胎尺寸由10吋改為14吋,
大家一定會覺得這歐洲大腳速可達一定騎不習慣。
但經過幾天的試乘後,老實說騎乘起來挺令我驚訝的,14吋的大輪徑帶來比10吋輪徑更多的穩定度。


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4542
由於前輪搭配80/90-14的細胎,過彎時的傾倒速度十分迅速。
結合車身輕盈&靈活度提升這兩項優點,相信在市區內穿梭應該是易如反掌之事。



阿冰騎乘心得:
14吋的Address 110 是我在台灣騎乘到的第二款大輪徑車輛。
一發動時我有種感動,因為那發動的聲音跟DIO超像。

在一般道路上試乘時,
Address 110的引擎與傳動配置著重在中段速域部分,
起步的力道沒有特別突出以平順的方式銜接到中速。
引擎動力是以起中尾順順拉上去為導向,
雖然沒有令人驚豔的加速感,但省油&環保的取向才是引進Address 110的重點之一。


26mm前叉搭配14吋輪胎,在騎乘時老實說還蠻舒適的。
經過起伏較大的路面時,前後避震器較長的行程可以有效吸收震動。

舒適性&過彎穩定度往往只能選擇其一,Address 110 如果想要激烈操駕。
在山路過彎時會略顯支撐性不足,但本身車款並非與運動取向來推出,避震方面實在無須太過苛求。






本文最後由 阿冰 於 2019-4-22 22:02 編輯

給個讚

讚: 5.0
讚: 5
  發表於 2015-9-6 12:33
讚: 5
  發表於 2015-9-1 21:39
讚: 5
  發表於 2015-9-1 19:53
讚: 5
  發表於 2015-9-1 15:14
讚: 5
  發表於 2015-9-1 07:46
參與人數 18紅利點數 +74 收起 理由
ludiegua + 1 感謝分享
Mingco + 5 感謝分享
北京长城 + 1 感謝分享
Kys321 + 1
gears159753 + 5 感謝分享

瀏覽全部評分總評分 :  紅利點數 +74

收藏
收藏9
習慣了習慣 習慣忘記習慣

網友回覆170

跳到指定樓層
那一鍵啟動真方便..
這台售價是?14吋輪胎..不便宜阿
置物空間以及車廂..油耗倒是很省
期待看實車還有售價
4#
xx00715 2015-8-30 00:31 只看這個作者
這車應該不太合現在台灣小朋友的胃口

如果是前幾年Address/ GSR在論壇被捧高高的時代

這台簡約風格的日系小車還有機會

當年注重的是車輛的本質與實用性

代步車就是省油耐用不會有多餘的配備

反而動力更優配備更多的兩陽車系

還被說一台代步小綿羊只需扮演好代步的角色

根本不需要這些有的沒的

但曾幾何時

網路論壇的風向有了180度的大轉變

開始崇尚榨馬力 堆配備

愈多花俏的東西反而愈能夠吸引小朋友的注意

消費者對於代步速克達的胃口愈來愈大

明明是小綿羊卻要有

超猛水冷動力?? 雙避震?? 雙碟煞?? 花俏的燈具儀表??

結果車重更重 油耗更差 耐用度也下降

但價格卻屢創新高一台150小綿羊破10萬

當年的本質精神呢

只能說回不去了

但這些號稱旗艦車款的水冷150

價格貴鬆鬆 配備超豪華

但說性能還是軟力 論外型也只是小綿羊

那為何不乾脆扮演好代步車的角色就好呢






參與人數 3紅利點數 +15 收起 理由
才不告訴你 + 5 感謝分享
abcd7002 + 5 不加分不行
kwongqweqaz + 5

瀏覽全部評分總評分 :  紅利點數 +15

車尾很動感,不錯看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1866
個人不負責任預測...售價落在6.3~6.6萬之間
進口車???
那加關稅不就貴森森歐風當道 -- Suzuki Address 110 深度測試報導4835
台鈴終於有新車了 !!
未看先回~~
9#
life 2015-8-30 01:37 只看這個作者
那個電發根踩發機構,跟dio與ET8相同設計!
參與人數 1紅利點數 +5 收起 理由
永昭 + 5

瀏覽全部評分總評分 :  紅利點數 +5

看到那車廂...
雖然不大但卻已經夠深~
覺得羨慕阿ˊˋ

V2車廂好淺...
不過便宜好騎~

以後要換車,車廂實用性跟車體靈活度
絕對是優先考量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