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M POWER Experience (M POWER體驗會)
是所有BMW M POWER車主期待的活動之一
今年剛好搭上新款M3/M4的發表時機
特別選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舉行活動
土耳其, 一個神秘且古老的國度
電影 即刻救援2 (Taken 2)就是在這裡拍的
為了讓大家能夠體驗到新款M3/M4的操控性與魅力
特別選在伊斯坦堡國際賽車場(Istanbul Park Circuit) 舉辦賽道體驗會
到了賽車場門口
迎接我們的是motoGP的官方前導車-- BMW M6
看到美麗的賽道
血液中的汽油就忍不住沸騰了起來
不過, 所謂的賽道體驗
並不是大家進到賽車場亂開一通就算試車
主辦單位為了讓大家完整了解新款的M3/M4有何不同
特別準備了一個場地讓大家參考
首先是介紹BMW M車系的歷史
實際上M車款從1972年就開始了...
現場展示的實車切割展示
告訴你BMW工程師們在這一代M3/M4的輕量化做了哪些突破
第五代M3/M4的引擎
這是首次在M3/M4車系使用渦輪增壓引擎
引擎代號為S55
為了對應強大的動力輸出
S55引擎使用了鍛造連桿
以N55引擎為基礎的S55雙渦輪引擎
為了增加進氣效率, 在引擎上方多了一個水冷的中央冷卻器(intercooler)
縮短了進氣箱的距離, 讓油門反應更好
引擎室拉桿採用碳纖維材質
又輕強度又高
到底有多輕呢?
讓E92 M3車主的Joseph告訴你
如果對賽道路線不熟悉的人
也可以現場惡補一下
現場有歷代M3車款的展示
生產時間是從1986到1991年
這是第一代的M3
E36 M3台灣似乎路上偶而還會見到
生產年份由1992~1999
我忘記拍中間的E46 M3![[新車搶先試] 土耳其熱血試駕 -- 2014 BMW M3/M4 (F80/F82)4301](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E92 M3是最後一代自然進氣的M3車款
據說有蠻多自然進氣引擎的愛好者怕以後買不到
紛紛入手E92
生產年代由2007~2013
順便拍一下這台很威的motoGP前導車 M6吧
此車經FIM認證
可以在motoGP第一圈跟機車一起跑 ![[新車搶先試] 土耳其熱血試駕 -- 2014 BMW M3/M4 (F80/F82)4686](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itter.gif)
這種配色不知道能不能烤在自己車上
開在路上超威的啊
本車配有蠍子motoGP專用排氣管
並且採用BMW陶瓷剎車系統
歐...
這個角度看起來很兇啊...
大家有坐過motoGP的前導車嗎.... (此為炫耀文)
好了, 我們進入今天的重頭戲吧...
新款M3/M4試駕
在開始正式的試駕活動之前主辦單位有一些話要跟各位說明
讓我們把鏡頭轉到今日的教官
教官說...
今天很高興有來自於各個國家的朋友要來體驗新款M3/M4
而且, 我們選在具有代表性的F1賽道
就是要讓大家體驗我們新款M3/M4的強大性能與運動性
不過...大家要記住..
這不是比賽這不是比賽這不是比賽這不是比賽這不是比賽
這不是比賽這不是比賽這不是比賽這不是比賽這不是比賽
請大家放心體驗
但是千萬要小心
畢竟安全第一
簡報完畢後
就準備分組上戰場 賽道
各組的教官
請大家跟著他們的路線一起進行活動
年輕的教官比較衝
老的教官經驗豐富
誰好誰壞很難說
我們是E組
要先去旁邊玩沙
其實是要先到旁邊去進行熱身運動...
繞錐計時賽
為了讓大家體驗M3/M4車內的兩種運動模式
特別在進入賽道之前
先讓大家體驗一下兩種運動模式的感受有什麼不同
讓大家先用第一種運動模式跑兩遍繞錐
然後再用第二種運動模式跑兩遍繞錐
並且進行測時
看誰在這個關卡的時間最短
最快的人有獎品
我們這組的測時結果
暫時由我以24.55秒拿下竿位
最後五組的成績統合
第一名的是這位先生
成績是23秒開頭啊.......甘拜下風
賽道試駕體驗心得
第五代M3/M4與前幾代車款最大的差異應該是引擎的渦輪化 對死忠自然進氣的車迷而言, 這樣的改變在情感上可能有點難調適 畢竟自然進氣引擎的高轉聲浪與越來越激情的動力輸出 是種難以割捨的體驗
不過, BMW M POWER團隊並不是省油的燈 這顆以N55引擎為基礎而來的S65直列六缸雙渦輪增壓引擎 除了最大馬力比E92些微提升, 最大馬力的轉速範圍也更為寬廣 扭力輸出也是渦輪增壓引擎的強項 引擎中低轉速的扭力表現比前代大幅提升
引擎輸出方式的改變對習慣E92的車主來說, 需要一些時間調整油門控制技巧 以一樣的入彎速度來比較 E92車款要掌握的是檔位控制與出彎油門的踩踏時機 將檔位控制在動力帶, 過apex點後油門大開將車身帶出彎道即可
第五代M3/M4車款因同轉速下的扭力比E92車系更大 出彎時若是用E92相同的油門踩踏方式 則因扭力輸出過大導致後輪出現空轉現象, 造成DTC系統介入或轉向過度 反而讓出彎速度難以提升 油門的深淺控制變成新款M3/M4車主需要訓練的課題
M3/M4 車系上有預設三種操駕模式可供車主選擇 第一種是一般模式, 適合在一般道路行駛
第二種是運動模式(M1), 供油曲線與一般模式不同 車身穩定系統全部介入, 讓車主小熱血時選用 這個模式下的M3/M4動態會變得有點中性, 介於oversteering 與understeering之間 以最穩定安全的方式過彎
第三種模式稱為M2 mode (競技模式?), 此時的供油曲線更為暴力 動態穩定系統部分關閉, 採用MDM (M Dynamic Mode)系統作為操控輔助 避震器的阻尼會更加硬調, 方向盤變重手, 需要手動換擋
此時的車身動態會偏向oversteering 也就是車尾會較不安定
當引擎超過4000轉時, 動力輸出的差異與M1模式更大 換擋時會有被踹一腳的感覺 配上此時的車身動態設定 對於操控技術較好的車主來說, 是相當過癮的模式 當然駕駛技術也要更好才行....
單從引擎表現看來, 新款M3/M4更好掌握, 更好上手, 動力也更為飽滿 雖然高轉速的聲浪是前代E92的自然進氣引擎較為迷人 但F80更能兼顧一般道路使用與賽道表現 不管是油耗表現或是全轉速域的扭力輸出, 都是E92難以望其項背的進步
第五代M3/M4 (F80/F82)的尺碼比前代E92來的長, 寬, 低
底盤與懸吊設定相當令人滿意 常會讓人忘記F80 M3/M4的強悍 原廠懸吊的阻尼並不因為強調操控性而犧牲舒適性
陶瓷剎車的表現也讓我難忘 伊斯坦堡國際賽道是屬於高低起伏的跑道 以M3/M4而言, 直線可拉到表速約230
長下坡直線後的二檔彎 需要在很短時間內從表速220將車速降到70以下
在我們連續12圈不熄火的激烈操駕下 每一圈的剎車點都可以維持在一定範圍內 絲毫沒有衰退的現象 低溫的剎車力道也相當出色 建議買車時一起選配, 可提升此車不少戰力
在伊斯坦堡公園賽道(Istanbul Park Circuit)一整天激烈操下來 輪胎的狀況維持得相當好
總結:
第五代M3/M4改為渦輪引擎 或許讓死忠車迷會覺得有點小可惜 不過, 新一代M3/M4的整體表現比上一代更好, 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種一兼二顧 市區與賽道通吃的車種 或許可以讓更多人跳入M POWER的懷抱
分享一下教練開原廠M4的賽道路線吧
你? 準備好要當BMW M車系的車主了嗎?
大直線追焦照
實車照片分享
M4的行李箱蓋與M3不同
M3的小鴨尾是另外貼上去的
M4則是與行李箱蓋一體成型
此外, 大家有注意到M4的行李箱蓋上有特別的線條嗎?
這是M3沒有的喔
車色實拍
特別發表:
M4 convertable (硬頂敞篷版)
謝謝各位收看
我們自己實地試駕的影片還在上傳中
晚一點會補上來
----------------------------我是分隔線-----------------------
大家不要以為開賽道很爽
操一天下來...很容易就會累趴躺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