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機油讓你上天堂 不好的機油讓你險顧路
解說機油前 還是跟大家提醒 機油屬於消耗品
該換他就得換 為了省這小錢 日後花的大錢可能是他的數十倍
選擇機油可由三方面著手
1.認證 2.黏度 3.基礎油
1.認證:
係由美國石油協會(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API)為油品性能所訂定之規範標準
四行程汽油引擎用機油品質由低而高分別為
SA→SB→SC→SD→SE→SF→SG→SH→SJ---->SM
機油廠商必須將機油送至API作實際引擎測試取得認證之後,才可於機油罐上使用甜甜圈(donut)標誌
API隨著年代和引擎科技的進步而制訂更高等級的機油規範,目前汽油引擎用機油最高規範為SM
2.黏度:
粘度為
美國工程師學會SAE(Society of American Engineers)制訂引擎用機油規格
如10W40 (其中10W表示winter冬天低溫氣候) 號數越低則代表低溫流動率越佳
例:0W-30 C時3250–35 CMin3.8 即代表此款機油於-35度C 仍可保持良好的流動率
而10W40 (其中40則代表著機油高溫時的油膜強度及抗剪係數) 並非代表該機油只耐溫40度C 而是在約100℃測得的機油係數
黏 度 Viscosity, Kin., cSt @40℃ 92.1 @100℃ 14.16
所以當號數越大 即代表該機由於高溫工作時 仍擁有良好的油膜強度及抗剪力係數
****請注意:複合級機油,流動率越高的油成本越高,同時也代表著高衰退性****
如 0W40 這種機油,絕對比10W40來的早衰退
相同油基條件下添加黏度添加劑之衰退性 快>>>>慢 0W40>5W50>10W40
3.基礎油:
英文標示Synthetic 為合成油
Fully Synthetic & 100%Synthetic 則為全合成油
除了大家所知道的 礦物油 半合成油 全合成油 其中合成油基又可細分為五大類
1993 年美國石油學會(API)為使車用機油使用基礎油之品質有所依循,因此制訂了 API Base Oil Interchangeability Guidelines。
API 將合成基礎油分類為五大等級:
Group Ⅰ 是傳統溶劑精鍊出來的基礎油
Group Ⅱ 是傳統溶劑精鍊出來的基礎油,再經過氫化裂解製程所鍊出來的基礎油
EX: Q8系列
Group Ⅲ 是臘油異構化製程所鍊出來的基礎油
Group Ⅳ 是 PAO 基礎油
EX:美孚 ESSO
Group Ⅴ 是指 PAO 外其他類之合成油,例如:ESTERS 酯類基礎油,屬最高等級之基礎油
EX:魔特多酯基系列 德國福斯酯類合成機油(小部分是) 嘉實多超飆雙酯基系列
****酯類基礎油又可細分為 單酯類 雙酯類 多酯類****
但除了油基 其他如
黏度指數提昇劑 抗氧化劑 防腐蝕、防銹劑 清淨劑與分散劑 酸中和劑 等...
都是決定油品好壞的關鍵
****如何選定適合自己的機油粘度(以台灣天氣來說)****
下列只舉例為輕檔車
1.引擎構造
EX:我家小KTR小A125V單缸,中高轉引擎、引擎整體容積小(可參考該車換油量)
引擎整體容積小,流動性較不需4缸車來的高,這邊可以選擇黏度係數10W的油 如10W40 10W50
2.用車習慣
常拉轉長途行駛,建議使用耐高溫之油品,防引擎磨耗。10W50 15W50
3.運轉特性
上述2點一昧的建議使用較粘機油,雖然粘的機油有著不易衰退,
較好氣密性,保護性特色。
但卻容易造成、熱車慢、拉轉反應慢、暴震等副作用。(未達工作溫度機油,過度黏稠造成之震動)
4.氣候差異
以氣候來區分
如夏天:白天高溫30℃以上(請參考中央氣象局 )
建議使用黏度較高的機油較不易衰退 也比較耐高溫
如冬天:白天高溫15℃以下(請參考中央氣象局 )
建議使用黏度較低的機油 不僅熱油快 更能讓自己覺得輕拖好騎
因為冬天比較沒有衰退過熱問題
(請注意這裡提的粘度 僅看複合級的前號數 如10W50 則10W為其粘度 50則是高溫油膜及抗剪力係數)
****還是要斟酌自己的行車習慣 引擎狀況 氣候 來選擇適合自己機油****
當然每種品牌的油品都有其不同特色,這邊列舉出來的僅是單純以黏度、基礎油來做介紹。
相關品牌油品特色,請參考小老婆石油化學實驗室各專家的精闢測試。
[ 本文章最後由 小巴吉 於 2010-8-13 21:14 編輯 ] |